为贯彻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,精准高效推动助企纾困政策落实落细,今年以来,安徽省财政厅积极运用工业互联网思维,坚持问题导向,创新搭建“一网、一库、一平台”,努力推动惠企政策资金“免申即享”,不断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,促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。
搭建“一网通办”平台,打造涉企政务服务新模式
高位部署,专班推进。安徽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谋划、部署工作,多次对落实惠企政策“免申即享”提出要求、作出批示。省财政厅成立工作专班,加强与省营商办、省数据资源局、省级主管部门协作配合,定期通报工作进展、收集意见建议、研究解决问题,并赴省内外多地开展调研学习。
紧扣问题,精心设计。针对当前惠企政策多头申报、系统割裂、数据不详等问题,研究制定《关于打通预算管理一体化、涉企系统和“皖企通”数据通道的工作方案》,以“皖企通”平台为链接点,从源头上打通数据信息壁垒,让多平台多部门间的业务流、数据流跨域协同共享,实现企业申报、部门审核、预警筛查和资金兑付的线上“一网通办”。
试点先行,快速铺开。在省级平台全线贯通基础上,制定《关于进一步推进惠企政策“免申即享”的工作方案》,明确采取“省级+市县”“数据资源局+财政部门+涉企政策主管部门”的协同方式,选择芜湖市和铜陵市开展先期试点,并进一步扩大到滁州市,预计年底前将实现各市惠企政策“免申即享”平台全面贯通。
坚持用户需求导向,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
让数据多跑路。聚焦减税降费、就业创业、科技创新、三次产业等重点领域,分行业、分系统、分层级全面梳理现行有效的惠企政策条款,按类别及规则导入“皖企通”平台、形成政策库,全景式呈现兑现政策的标准、范围、时间等数据信息,企业足不出户即可了解各类惠企政策。
让企业免申报。把享受过惠企政策的企业全量录入“皖企通”平台、建立企业库,按照行业、规模等给每个企业打上标识,在兑现政策时,各有关部门以大数据为依托,强化信息共享共用,通过数据抓取、比对分析、校验审核、精准推送等流程,实现政策与企业自动匹配,推动惠企政策资金免予申报、直接享受。同时,对确需企业提出申请的惠企政策,简化申报手续,压缩审核时间,加快实现一次申报、全程网办、快速兑现。
让算力促精准。嵌入政策沙盘和政策计算器功能,各项政策出台后,通过政策沙盘预先推演,测算出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及数量,推动政策资金精准滴灌;通过政策计算器“自动匹配”,快捷计算兑现各项政策的预期资金量,提前统筹安排好预算资金,避免“钱等项目”和“项目等钱”。
突出质量效益优先,提高惠企政策资金管理水平
注重基础数据分析。聚焦财政惠企资金投入与带动就业、拉动产业、增加税收等关系,依托“皖企通”平台,对惠企政策实施前后,企业的用工、营业收入、纳税额、营商环境指数等重要指标变化情况进行梳理,加强相关性分析,挖掘数据价值,用数据说话,探索找出惠企政策的用力方向和切入点。
开展实时分析监测。借助“一网通办”平台,实时掌握惠企政策资金的总量变动、审核进度、资金支付、企业诉求等情况,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,对预算执行进度较慢的项目资金,动态跟进、定期提醒;对执行完毕、无法执行的结余资金,及时回收、统筹使用,切实提高政策执行效率。
做好预算绩效评价。围绕“花钱必问效、无效必问责”要求,强化目标与结果导向,以实施零基预算改革为契机,完善惠企政策资金绩效评价体系,用好预算绩效管理“指挥棒”,压实各级各部门涉企项目资金管理主体责任,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、政策调整和改进管理等挂钩,以财政资金的优化整合倒逼惠企政策的完善融合,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。